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志愿 > 文章正文
 
填报高考志愿仍要有梯度 浙江发布平行志愿细则
2007-4-11 11:46:00 来源:2exam.com整理 【字体:小 大】

  今年我省继续深化招生改革,对高校招生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实行平行志愿设置,投档原则由往年的“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调整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引起了全省考生和家长的极大关注。

  什么是平行志愿?为什么要将实施了多年的“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投档原则调整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如何理解今年的新政策?今年高考志愿该怎么填报?这些问题成为全省广大考生和家长关注与讨论的焦点。昨天,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平行志愿”细则,对今年即将实行的有关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实行平行志愿避免“撞车”或“断档”

  问:实行平行志愿有哪些有利之处?

  答:从外省的实行情况结合我省实际分析,试行平行志愿有下列有利之处:

  1、平行志愿在客观上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有利于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提高了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江苏省、湖南省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率达96%以上。

  2、有利于妥善处理分数与志愿之间的矛盾,减少高分考生落榜情况。设置院校平行志愿,遵循的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原则,严格按照考生的总分顺序,并依次检索考生所填三所(高职高专五所)院校志愿进行投档,较好地解决了以往高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的问题。

  3、有利于避免高校生源“撞车”或“断档”现象。从江苏省、湖南省平行志愿的投档情况看,重点院校生源集中、投档线有所提高;一般院校各得其所。

  每个平行志愿都相当于“第一志愿”

  问:今年的平行志愿和往年的一、二、参考志愿到底有何不同?

  答:所谓“平行志愿”是相对传统志愿而言的,指在每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学校志愿中,考生可填若干个平行的学校。具体地讲,就是普通高考生可以在本科各批次(一至三批)中分别填报A、B、C等3个平行院校志愿,在高职高专批次(第四批)中可填报A、B、C、D、E等5个平行院校志愿。各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录取时,首先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对考生按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从A院校到C(或E)院校的顺序检索,被检索的志愿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体现“遵循志愿”的原则。

  而多年来我省一直采取的录取原则是“志愿优先”,即首先通过计算机把考生按填报的院校志愿进行归类,然后再看其分数。在这种情况下,报考相同的高校,第一志愿填报和第二志愿填报差别很大。只要第一志愿招生满额了,哪怕考生分数再高,其第二志愿也没用了,有时考生还不得不降到下一个批次录取,即出现所谓的“高分落榜”现象。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各批平行志愿及征求志愿分别只实行一轮投档,不补充投档。

  填报志愿风险大大降低

  问:今年我省推行平行志愿,是不是完全化解填报高考志愿的风险?

  答:推行平行志愿,并不是说能完全化解填报高考志愿的风险,而是减少了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风险。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是每一批次线上的考生是先看志愿再看分数,现在是既看分数又看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后也就相当于考生一次选择了3个或5个第一志愿。这就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对于那些未被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的考生,还可再参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被高校录取的机会也大大提高。

  虽然平行志愿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风险依然是存在的,有些风险并非由平行志愿引起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仍需加以注意。第一,现行的录取体制是投档数略大于高校招生数,由高校从中择优录取考生,则被投出的考生中将有部分考生面临被退档的风险;第二,如果考生所填报的3所或5所平行院校志愿定位不准,自己的高考总分不及所填报高校的投档线,则该考生存在无法被投档的风险;第三,如果考生所填报的3所或5所平行院校志愿没有适当的“梯度”,则该生的被投出的机会就会减少,假如要求过高,可能所填的院校都不能被投出。因此,考生填报志愿仍然要准确定位、统筹兼顾、慎重选择。特别是那些未被录取且符合该批次填报条件的考生,一定要及时了解省市县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有关信息,填报征求院校志愿,珍惜每一个能上大学的机会。

  填报平行志愿仍要有梯度

  问:既然今年填报志愿的风险小了,那各个平行志愿间还要拉开差距吗?

  答:平行志愿对于院校来说,都是第一志愿,是完全平行的,而对考生来说,还是有严格的顺序。建议还是要适当拉开差距,各个平行志愿间有梯度,而且必须要有一所学校保底,才能确保命中一个,同一层次的学校不宜一起报,这样容易一起落榜。平行志愿的排序有先后顺序,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检索投档的顺序。建议考生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

  踩到投档

分数线的考生
如何填报

  问:刚刚踩到学校投档分数线的考生应如何填报?

  答:高校往往按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投档,超出计划数部分的考生就可能被退档。由于今年平行志愿只实行一轮投档,不补充投档。也就是说,考生一旦投档到其中一个平行志愿的院校中,若没录取而被退档,则要落到征求志愿中,所以刚上线的考生填报时更须慎重。这也是平行志愿设置的风险所在。考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平行志愿是减少了风险,而不是消除了风险。

  专业服从志愿怎么填

  问:今年专业服从志愿怎么填?能不能填不服从?

  答:高校录取中每年都有考生被退档的现象,而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考生填了专业不服从,高校无法调剂。特别是今年,如果被退档,将落到征求志愿,因此考生要慎重选择专业志愿。事实上,进了高校后,仍有部分学生可以换专业,录取时因为专业不服从调剂而被拒之大学门外比较可惜。

  降分投档有什么政策

  问:今年降分投档有什么政策?

  答:一般性降分:对征求志愿后,学校总体生源仍不足以完成招生计划时,根据高校降分申请,对考生第一次所填报的本批次平行志愿,进行逐分降分,检索投档。

  本科(第一、二、三批)最大降分幅度为10分;专科(第四批)可降至组档线。

  政策性降分:海洋运输、地质勘探、农林渔等毕业后工作、生活条件较艰苦的专业以及监狱管理类专业在按其隶属关系面向监狱、劳教单位招生的,在征求志愿后仍不能完成招生计划时,可在同批次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对考生第一次填报的本批次平行志愿,一般性降分后,逐校逐专业逐分检索投档。

  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招生,一般性降分后生源仍不足时,在规定的降分范围内对考生第一次填报的平行志愿,逐校逐分检索投档。

  如果根据征求志愿和按规定降分投档以后生源仍不足的,将视情再进行降分征求志愿。降分征求志愿投档的原则和方法与第一次征求志愿相同。(通讯员 薛平 记者 劳国强)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